□ 本报综合
日前,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肯尼亚山东商会在内罗毕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肯尼亚合作成立“中国—肯尼亚中医药中心”,大力促进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传统医药研究、产业合作、学术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培养传统医学人才,为肯尼亚公众提供中医药临床诊疗服务。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以传统中医药闻名的山东省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今后,我们的学生可以有机会到中国培训,还有可能成为传统医药领域的专家。”肯雅塔大学副校长保罗·瓦伊那伊那表示,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术合作将助力传统医药在肯尼亚重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中发挥作用。
肯尼亚卫生部国家药品毒品管理委员会主任Fred Moin Siyoi表示,肯尼亚传统医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希望通过本次合作,借鉴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路径,加大传统医药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制定草药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为传统医药加速发展助力。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李可建表示,肯尼亚拥有丰富的传统药物资源和使用草药的悠久历史,草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而山东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等学科占据优势地位。他说:“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中国—肯尼亚中医药中心将发展成为聚焦肯尼亚、辐射东非乃至整个非洲的产学研医一体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传统医药服务和文化传播中心,为肯尼亚和非洲人民健康带来福祉。”
李可建还为肯雅塔大学药学院和医学院2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医药学的学术讲座。李可建在讲座中强调,中医药是发祥于中国古代,致力于研究人的生命、健康、疾病的一门科学,是理论科学而非经验科学。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抗击疾病、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通过中医药中心的推广、普及,一定会让这一中国瑰宝惠及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
中医药中心建设启动后,双方将合作成立传统医药国际联合实验室,促进非洲传统医药的研发、生产和贸易,肯尼亚方面还将开设中医药教育培训课程及传统医学门诊科室,扩大中医药的知晓度和普及率。同时,中心将在肯尼亚建立完整的传统医药诊疗、生产、贸易标准,完善传统医药配方认证和产品准入体系,提升传统医药在当地的认可度。
据了解,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印发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全球应用范围。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山东作为中医药大省,不断塑造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出海”远航,为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