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子思想浸润邹城

  □  盛超

  《四书》解读圆满收官,儒家经典文本传播转化有了新探索;全省唯一的县级国家非遗展示基地落户邹城孟苑,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有了新载体;《国学小名士》第四季《孟子故里·孟言孟语》融合青春创意和传统文化经典,孟子思想在青年人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作为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主战场,近年来,邹城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文脉传承、文化惠民、文化创新成效显著,在守正创新中打开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局面。

  孟子文化有了新解读

  去年8月,儒家人文思想暨第三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在邹城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近40位知名儒学专家和青年儒学英才,就儒家人文思想精神、孟子思想、孟学演变等多个学术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对话……

  作为孟子思想、邹鲁文明的发源地,邹城始终把传统文化研究阐释作为重大基础性工程,孟子思想、母教文化、始祖文化、邹鲁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

  邹城按照“当代精品、未来遗产”的定位,投资近7亿元建设集儒学研究、党性教育、政德培训、廉德涵养、非遗研展“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孟苑,成为文化“两创”全新载体。充分发挥孟子研究院、中国孟子学会、孟子书院平台作用,邀请杜维明、陈来等儒学名家,开展《孟子》《中庸》《大学》《论语》系列解读,推出《孟子文献集成》《邹鲁文化丛书》等研究成果。设立孟子大讲堂、孟母大讲堂等公益讲座,常态化向社会开放,形成了学习孟子思想、传承儒家文化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深化拓展文化交流,成功组织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赛、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孟子思想与党风廉政建设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连续16年举办母亲文化节,进一步放大了孟母“母教第一人”示范效应、母教文化影响力。

  孟子文化走到群众身边

  “《青春孟子》由‘平行宇宙’‘鲁国观舞’等八幕剧组成,主要展现青年时期孟子的经历。”话剧《青春孟子》正在邹城创作,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王崇印介绍,《青春孟子》将使用一些年轻人更喜欢的创新表达手法,从而更好地体现孟子思想越经千年而化育于今的历史作用。

  以《青春孟子》话剧为代表,围绕孟子思想传承,近年来,邹城创作生产出《邹鲁礼乐》《断机教子》《孟子湖畔》《孟母三迁》等一批精品剧目,其中自主创编的舞台剧《礼门义路》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并在国内巡演。

  现在,遍布邹城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听一听“孟母三迁”故事、看一场“孟子乡音”演出已蔚然成风。与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等衔接,与文艺创作、旅游休闲等结合,孟子文化正逐步走进群众中去。

  为全面做好传承弘扬工作,邹城不断加强文化阵地打造,将儒家文化经典元素和标准符号,融入城市规划、美丽乡村及景点景区建设。“保利院线”成功进驻邹城,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17个,提升打造孟子学堂690个、“孟子书房”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儒润邹城·仁民爱物”志愿服务品牌,有效将孟子思想、儒家文化传播至群众生产生活中。

  以文化惠民为目标,邹城打响“孟子乡音”文化品牌,全面推进百场戏曲进校园、千场大戏进乡村、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同时,携手山东卫视重磅打造《国学小名士》第四季《孟子故里·孟言孟语》,邀请文化学者、各界精英楷模、青年榜样用30余场主题演讲表达青春姿态,讲好新时代孟子故事,主话题阅读量超5亿。

  孟子文化展现时代之风

  “孟子‘贵民、富民、教民’的民本思想,对我们当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邹城市“两孟”政德教育基地亚圣殿教学点,前来参加政德教育的党员干部正认真聆听讲解。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副主任孟庆峰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价值有机衔接,是文化‘两创’落地落实的重要一环,干部政德教育的创新开展,充分展现了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

  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邹城着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结合文章,创新应用形式,努力将文化资源“用起来、活起来”。精心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形成30余堂政德教育专题精品课程,培训学员7万余人,打响“气养浩然·行守规矩”政德教育品牌。突出“以文化人助民安和美,成风化俗扬文明新风”主题,打造25个文化“两创”示范点。

  聚焦文旅产业发展,邹城全力推进文旅融合,打响“邹东深呼吸”“孟子修学游”文旅品牌。打造跟着孟子去研学、重走孟母三迁路等10条研学游线路和“成人礼”“开笔礼”等24项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实现旅游向国学体验升级。深入推进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驿站和各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全季节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发布涵盖24个产品系列的300多种孟子文创IP和“仉盟人”IP。

  邹城积极融入“山东手造”标准体系,打造“邹鲁尚品”品牌,“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和“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暨“孔子文旅杯”手造大赛申报数量均居济宁市第一位。建设运营“济宁好礼  邹鲁尚品”景区直营店,精选各地“手造优品”300余件,吸引济宁地区25家重点手造企业参与。

  此外,邹城还着力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在全市建设家风馆、三迁妈妈书房,悬挂家训牌,举办敬老幸福节,形成了村级以全国文明村为示范开展文明孝善行动、镇街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为带动推行有效治理措施、市级以“和为贵”社会治理中心牵头推进全面实施的社会治理模式。做优“儒润邹城365”品牌,组建“1+16+N”志愿服务体系,全市志愿服务队伍达640支,培育出“泉小哥”“管得宽”“幸福班车”等20余个优秀志愿服务品牌,营造了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侨报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音
    第04版:文化
孟子思想浸润邹城
布依族的“姑娘茶”
蓬莱游“上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