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婵娟
实业报国、建设家乡,一直是山东恒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90后”青年司传煜的不懈追求。为破解国家在煤基精细化工方面的“卡脖子”难题,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司传煜主动放弃在国家部委工作的机会和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回到了家乡济宁。
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司传煜带领团队深耕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通过持续加强自主创新,带领科研团队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攻克了新型碳材料领域等多个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垄断。
为充分发挥山东恒信集团作为山东省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的优势,司传煜带领团队实施了一系列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链项目,累计投入30多亿元开展上百项技改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大幅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每年还能创造过亿元的效益,使厂区达到了用煤不见煤、用水不排水、烟尘不落地的效果,各类环保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除了在煤上下功夫,司传煜团队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在此基础上,山东恒信集团搭建了恒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管理中心,并在业内率先投用无人巡检机器人,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机器代人,使企业整体效能提升了21%,运行成本降低了16%,集团获评山东省首批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有力助推了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山东恒信集团聚焦碳减排、碳回收、碳转化等前沿技术,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引领行业“零碳”高质量发展;掌握了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生物质粉煤耦合气化、合成气生物转化制乙醇等核心技术,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民同富,与城同兴,与国同强”,是山东恒信集团的发展使命,也是司传煜彰显的企业家精神。近年来,山东恒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带领企业青年干部职工实施蘑菇种植项目,蹚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的乡村振兴之路,成功带动30余个村、千余名农民转型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辐射带动10余家下游企业发展,每年循环利用秸秆10万余吨。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实施第二个乡村振兴的‘富碳农业’项目,把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净化处理后,应用到蔬菜的种植中,不仅能够大幅提升蔬菜品质,每年还能减排二氧化碳20余万吨。”司传煜说。
值得一提的是,司传煜还带领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1.2亿元,为兴教助学、灾区重建、扶老助弱等慈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司传煜因表现突出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攻坚克难奖先进个人、山东省循环经济十大年度人物、齐鲁新锐青商、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新的征程上,司传煜将带领山东恒信集团坚守实业报国初心、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把企业发展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持续提升企业发展能级,为现代化强国、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