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战翠萍 本报通讯员 丁慧聪
近日,走进济南市董家镇铁路货运中心,现场一片繁忙,装卸车往来穿梭,汽笛声不绝于耳。从这里,一列列满载着山东制造的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货物的山东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奔赴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返程班列则装载着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粉等货物呼啸归来。
自2018年统筹运营以来,山东中欧班列已逐步构建起覆盖欧亚主要国家的高频次、广覆盖的班列网络。截至目前,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3万列,成为全国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国际运营线路增至57条,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60座城市。
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抵东盟,山东中欧班列这支横跨欧亚的“钢铁驼队”,不仅成功打通了高效便捷的国际货运通道,更架起山东与欧亚国家“双向奔赴”的经贸合作桥梁。
织密线路 畅通欧亚大陆“黄金通道”
今年1月,济南和青岛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这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正式纳入国家中欧班列“核心枢纽+支撑基地”高效集疏运网络体系,迈入新发展阶段。随后,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先后在莫斯科、老挝万象设立俄罗斯、东南亚集结中心;加之此前已建成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集结中心、塞尔维亚因吉亚集结中心,山东中欧班列在全国率先完成境外集疏运体系搭建,构建起“2+4+N”(2个中欧班列国家集结中心、4个境外集结中心、N个境内外其他节点城市)双循环网络布局。
“海外集结中心重点开展境外段运输、境外配送、口岸代理、仓储堆存、班列组织等业务,与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形成联动,推动跨境运输‘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程物流服务。”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境内外集结中心,该公司持续畅通渠道,织密运行线路,提升开行频率。如今,山东中欧班列在开行规模、运营线路和运行质量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合作 “朋友圈”不断扩大,渐渐形成辐射日韩、衔接中亚、联通欧洲腹地的国际贸易网络。
一列列中欧班列犹如“钢铁丝带”,将山东与数十个欧亚国家紧密联结。而毗邻日韩、陆海兼备的独特区位优势,更为山东中欧班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赋予其做大做强的先天条件。
今年7月,山东威海荣成市“石岛港—中亚”海铁联运跨境物流顺利开通。该线路的班列从韩国仁川港经海运抵达荣成,再通过公路转运至青岛,随后换乘铁路从新疆口岸出境,最终运抵吉尔吉斯斯坦,并进一步辐射中亚、欧洲市场。“随着多式联运跨境物流的开通,中韩货运业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荣成华东海运有限公司货运部负责人表示。
荣成市首趟中欧班列的开通,是山东中欧班列培育“日韩陆海快线”,加密面向中亚、欧洲班列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东中欧班列不断提升运营能力,充分发挥陆海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上合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打造出“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齐鲁沿黄专列”等特色精品线路,持续做强做优“拳头”线路产品。与此同时,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逐步实现跨里海线路常态化运营。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山东中欧班列加速构建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体系,持续提升“枢纽对枢纽”的节点服务能力,为欧亚大陆开辟出一条高效便捷的“黄金通道”,形成贯通欧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物流大动脉。
助企出海 推动“山东制造”走向世界
不久前,一列满载白卡纸的山东中欧班列定制化专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驶出,奔赴俄罗斯圣彼得堡。这趟班列共55个标准集装箱,是专门为国内重点造纸企业量身打造的供应链专列,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在精准服务企业物流需求方面再添新实践。
与传统海运相比,定制化专列运输可有效规避海运波动、码头拥堵等风险,时效提升约50%,为“山东制造”辐射亚欧市场打造了国际供应链新范式。今年以来,山东中欧班列不仅为山东重工、海尔、玲珑、万华化学等省内重点企业,开行了机械装备、家电、轮胎、化工等货物的定制化专列,还为中小微企业常态化开行冷链、跨境电商等特色班列,并针对粮食、板材、铝锭等优质品类开行“运贸”一体化班列。仅前8个月,山东中欧班列便累计开行定制化特色班列355列。
玲珑集团是山东一家专业生产轮胎的民营企业,也是首个在欧洲建厂的中国轮胎企业。过去,该集团跨境运输依赖传统海运,时效慢、交货周期长,难以保障海外工厂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针对企业这一运输痛点,山东中欧班列依托海外集结中心,为玲珑集团量身定制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实现轮胎生产原材料“门到门”精准直达。这一举措不仅助力玲珑集团塞尔维亚工厂提升运营效率和产能,也为当地轮胎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优化后的班列运输方案,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玲珑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一趟趟定制化中欧班列,凭借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助力越来越多的山东企业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推动“山东制造”走向世界,促进全省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山东中欧班列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2万家,运输货物涵盖60余个大类、1.6万个品类,实现进出口货值超1200亿元。
创新业态 书写“班列+贸易”共赢故事
中欧班列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拓展上下游新业态是必经之路。今年7月,在中国(山东)—俄罗斯(莫斯科)经贸合作推介洽谈会上,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俄罗斯分公司正式揭牌。这不仅是山东中欧班列在俄罗斯市场属地化运营的开端,更是其进一步融入当地贸易市场,实现从“跨境运输服务商”向“属地化供应链管理者”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按照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创建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的部署,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不断拓展“班列+贸易”业务,通过“运贸”一体化、“仓运贸”一体化等运营模式,推动形成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强产业的良性循环,累计实现国际贸易额7.16亿元。
哈粮集团是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直属重点企业。今年以来,山东中欧班列与哈粮集团深化合作,创新推出“园区仓储+班列运输+国际贸易”的“仓运贸”一体化运营模式,成功搭建起中哈农业贸易物流新通道,有力地推动中亚优质农牧产品进入山东市场。
“首列哈粮集团农产品回程班列已顺利抵达,公司正稳步推进年内约7万吨饲用小麦粉的采购协议。”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正结合中亚地区客户需求,深度推进“仓运贸”一体化业务——在常态化开展粮食饲料贸易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包括大麦、豌豆等在内的多类产品线贸易,让更多中亚优质产品走进山东。
高效的物流衔接,让“班列货”快速变身“货架品”。为了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与红利,山东高速集团重点开发直营直采进出口贸易业务,推出自有进口商品“齐鲁号·全球购”品牌,打造“境外直采+班列运输+保税仓储+全场景销售”的全链条服务平台,极大满足了消费者足不出境“购全球”的需求。
班列汽笛声声,货物往来如梭,经贸加速发展,产业效应积蓄……驰而不息的山东中欧班列“钢铁驼队”跨越山海、联通万里,促成“双向奔赴”的国际供应链,已成为山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引擎、新名片,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山东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