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好
编者按:山东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军民,积极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创造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报今起推出“寻访抗战岁月里的齐鲁印记”系列报道,走进红色山东,回望峥嵘岁月,重温不容忘却的历史,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红色大动脉”是指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胶东党组织发动抗日军民开展“黄金抗战”,形成的一条将黄金从胶东运送至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重要物资和人员运输线路。这条线路起始于胶东,穿越渤海走廊,横贯沂蒙山区,最终抵达延安。除了黄金,还有各种物资和人员通过这条线运输至抗战前线和后方。
红色动脉,川流不息。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共向山东分局和中共中央秘密运送了数十万两黄金。这些黄金极大缓解了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财政紧张状况,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藏金护矿】 “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不屈抗争
招远自古有“金都”之称,黄金在战争年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1939年,日本侵略者攻占招远县城,占领了玲珑金矿。他们叫嚣着“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对招远地区的金矿进行疯狂开发和掠夺,同时成立了黄金缉拿大队,对私卖黄金一律没收。
为了抵抗敌人的经济侵略、解决党中央的财政困境,中共胶东党组织发动抗日军民,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黄金抗战”,其根本任务是将黄金运送至党中央所在地延安。那段时间,许多矢志不渝、忠肝义胆的爱国人士突破封锁,秘密运送黄金,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中共地下党员姜璇,冒着被捕牺牲的危险,潜伏在日军控制的玲珑金矿,领导矿工与敌人进行“头脑游击战”,采用巧妙方式将金矿石、矿粉偷运出来。
矿厂的出金量越来越少,引起了日军选矿课人员的怀疑。于是,日本兵经常带枪进行突击检查,对工人挨个搜身,企图找到偷运金矿石的人。姜璇和工友们更加谨慎,他们把矿石伪装成“矿渣”,将金粉塞进棉袄里、夹进鞋底里、填进菜饼里,想方设法与敌人周旋。就这样,在长达6年的黄金争夺战中,大量黄金从招远运出并集中加工成金条。
如今,招远作为“红色大动脉”的源头,形成了以山东黄金玲珑红色教育基地为核心,串联起招远金矿近代采掘基址群、玲珑通洞、黄金博物馆、淘金小镇的红色文旅线路。游客们可以在山东黄金玲珑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黄金抗战”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去招远金矿近代采掘基址群参观从清末至20世纪60年代招远黄金生产重要遗址;在玲珑通洞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赴黄金博物馆,以互动参与、场景化体验等方式,感受黄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运金延安】 “渤海走廊”挺起穿越火线钢铁脊梁
抗战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运金延安的重大任务,是由山东根据地领导人黎玉亲自负责的。一般情况下,胶东的黄金首先要在山东分局集中。由于运金路途遥远以及沿途日伪军的袭扰,所以运金时机由黎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安排。总体来说,运金延安是一项特殊而又高度机密的工作。整个运金路线由多段秘密交通线构筑而成。
1939年至1943年间,胶东向山东分局输送黄金走的是“渤海走廊”。路途中,运金队伍要在夜间冲破位于栖霞与莱阳之间的公路封锁线,然后西行,通过胶莱河进入昌邑北部的沿海地区,再经过寿光等地区,往南穿过胶济铁路进入鲁中,最后穿越沂蒙山区到达山东分局驻地。
“渤海走廊”虽然巧妙地避开了敌伪势力密布的胶济铁路东线地区,但路程较远,相当于从胶东到山东分局驻地兜了一个大圈子。于是,为了缩短交通距离,“滨海通道”应运而生。1943年7月,山东分局决定由胶东和滨海两军区协同作战,直接打通胶东至滨海的交通线,并创建诸胶高边抗日根据地。历经8个月的艰巨斗争,该交通线于1944年2月建成,此后,黄金等物资改由“滨海通道”运输。“滨海通道”打通后,由胶东到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所在地,只要两天就可到达。
今日的潍坊,仍保留着一条“渤海走廊”文旅线路,主要由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马渠村革命旧址、中共胶北特委旧址等组成。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史为主线,全方位诠释了“三北”党政军民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渤海走廊”的战斗历程;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布局严谨,建筑精良,其砖雕堪称一绝,是民国时期祠庙建筑的代表;马渠村革命旧址是“渤海走廊”的重心和枢纽,当时,中共昌邑县委在这里发展和巩固了昌北抗日根据地,领导党政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湖上交通线】 穿梭在秘密交通线上的“黄金部队”
胶东抗日根据地的黄金转运至山东分局后,需再经过湖上和冀鲁豫边区两条交通线,抵达太行山地区和延安。这条多段线路构成的运金长途,跨越了山东、山西、太行、陕甘宁等地区,展现了中共“黄金抗战”的艰难历程。
当时运送黄金的办法,通常是由战士穿着特制的衣服,将黄金装在衣袋里,每个人带上几两到十几两不等。中共地下党送金队被日军称作“黄金部队”,杀机四伏的送金路上,他们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1944年夏天,由八路军班长王德昌带领的26人送金队,从玲珑护矿队手中接过黄金,昼夜行军。不料,战士们行进到山西境内时,遭遇了巡逻日军的袭击。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留下阻击敌人,另一组带上全部黄金加快行程。最终,黄金全部到达延安,而送金队却从出发时的26人仅剩6人,20位战友牺牲在送金路上。
湖上交通线,是连接鲁南地区与冀鲁豫边区的必经之路。这条交通线于1940年建立,不仅包括陆路交通,也包括微山湖的水上交通。抗战时期,随着日军对根据地的不断“扫荡”,这条交通线成为山东、华中地区通往延安的重要通道。1943年,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经由这条交通线赴延安,在微山湖边休息时,他卸下腰间的一个沉甸甸的黑布袋子,袋子的破洞处闪着耀眼的金光。他小声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里边是金砖,你可要保密,这是我上交党中央的经费。”
1941年,峄县县委为了开辟微山湖根据地,协调驻微山湖各部队之间的行动,成立了峄县县委、县政府驻微山湖办事处,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微湖大队等地方抗日武装以微山湖为依托,以微山岛为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如今,位于微山岛镇的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采取全景式壁画,革命文物,现代数码,声、光、电造型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全面展现了当年的战斗和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