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登高望远谋全局 勇立潮头敢为先

  □ 本报记者 战翠萍 通讯员 丁为飞

  泰安,地处省会经济圈内核圈层,不仅拥有“五岳之尊”泰山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改革创新澎湃活力。近年来,泰安紧扣时代命题,以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谋篇布局高质量发展,以“敢当”精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数智化产业创新、文旅深度融合等各项改革全面发力纵深突破,在泰山脚下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之歌。

肥城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向“绿”而行绿色低碳加速转型

  新动能和旧动能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获批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来,泰安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动能与更新旧动能两端发力,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全面转型。

  盐穴是盐矿开采后留下的废弃矿洞,可用于储存高压空气、天然气、石油和氢气等能源。去年8月,山东肥城盐穴储能产业集群暨中储国能660兆瓦、山东高速660兆瓦、水发集团600兆瓦项目签约,这3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总投资118亿元,均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技术和中储国能全套压缩空气储能装备,成为泰安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目前,在泰安市肥城经济开发区,46对容积巨大、密闭性好、稳定性高的盐穴已成为泰安盐穴储能产业的坚实保障,在建在运盐穴储能装机居全国第一。

  盐穴储能,是泰安推动“以储调绿”能源转型的一张名片。能源转型是泰安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任务,绿色高效的新能源逐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泰安重点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千亿级“泰山锂谷”、千万千瓦级“风光高地”,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已初步构建起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产业体系。2024年,泰安市新能源全年累计发电8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2%,占全年总发电量的37.9%。泰安成立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创新服务中心,“聚合式”友好型虚拟电厂纳入全省首批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正式参与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泰开绿色低碳多场景柔性智慧园区微电网成功入选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全市9个微电网项目累计消纳绿电1189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3万吨,节约电费782.8万元。

  动能焕新,绿色常在。泰安将乘势而上,再实施一批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熔盐储能、二氧化碳储能和制氢储能项目,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标杆城市。

浪潮智能终端(新泰)产业基地

  向“新”图强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5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名单,泰安市93个项目入选,项目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未来产业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彰显了强劲的产业创新活力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区域竞争白热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新兴产业不仅符合全球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同时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泰安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让新兴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

  去年年底,由浪潮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浪潮智能终端(新泰)产业基地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年产各类智能终端产品5万余台,年产值超过10个亿。“我们采用柔性生产线体系,同时引入可视化生产管理系统,搭建统一的产品质量追溯信息机制,通过6大核心智能信息系统赋能生产,实现了96%的产品方案自动生成,75%的工序完全自动化,产品一次生产合格率99%以上,生产效率提升30%。”浪潮智能终端董事长孙业志介绍道。

  浪潮智能终端的成功落户,成为泰安在数字经济浪潮中乘势而上、构筑新兴产业新高地的一个生动缩影。这一年,泰安坚持数字赋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3家园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4家单位入选省“产业大脑”名单,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积极推进智改数转,依托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丰富拓展“智能制造+”场景,聚力打造泰山数谷、岱岳数谷、泰山智谷等数字产业园区;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覆盖提升行动,实施“十百千数字赋能”和“共性场景复制推广”,在全省率先提出数字化转型“4个全覆盖”,7个项目入选省工信厅“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11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84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等智能制造项目。

  伴随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入,泰安将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头号工程”,不断完善“441X”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新赛道上,塑强新优势,形成新动能,实现新的弯道超车。

登山助力机器人亮相泰山

  向“质”攀高 文旅提质全域融合

  一座山,吸引帝王百姓登临朝拜;一座城,融汇古今接纳八方游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泰安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这一顶流IP,做好“泰山+”文章是泰安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500台登山助力机器人亮相泰山,游客花80元就能体验轻松登顶不再是梦;升级改版后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首演,让游客跨时空感受到泰山文化的脉动;千年古镇宁阳县磁窑镇明石桥火爆出圈,成为热门打卡地;肥城市桃源胜境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固定翼飞机,载着游客缓缓升空,上演了一场“天空视角的浪漫”……今年五一期间,泰安市21家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64.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39.45万元,待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创佳绩,印证了泰安正以创新姿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泰安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4个转变,建立全国首个山岳类景区旅游客运服务标准体系,打造“泰山+X”产品体系,串联全市180余家景区、酒店,走出了一条核心竞争力、品牌穿透力和综合带动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新路。去年,泰安完善提升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售出“泰山+”惠游套票43万张,带动文旅业态消费9000万元以上;推出以“岱青海蓝”为主题的“泰山+沿海”旅游线路、“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路;坚持山城联动,集中推出“泰山神启”沉浸式体验、泰安味道特色餐厅等6个文旅项目……泰山文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利润总额5939万元,在全省同行业文旅企业中位居前列,实现了量增长和质提高的“双跃升”。

  时代浪潮奔涌不息,全面深化改革犹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舰,引领着泰安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站在新征程上,泰安秉承着“敢当”精神向高而攀、向远而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书写着“泰安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侨报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音
    第04版:专题
泰安:登高望远谋全局 勇立潮头敢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