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山东企业“跨”出新机遇

  □ 本报综合

  进入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在“中国制造”行销全球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从产能价值到品牌价值的深刻蜕变,如何更好地推动品牌出海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一形势下,山东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创新打造“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以品牌高端化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质量筑基,锻造硬核”新实力“

  近年来,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已成当前出海企业的共识和发展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凭借创新提质、品牌引领,在全球市场的大海中“逐浪前行”。

  近日,由潍柴自主研发的“黄金动力总成”系统完成千套级出口订单,正式交付东南亚头部卡车制造企业。这批搭载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及汉德车桥的集成化动力解决方案,将为东南亚地区物流运输提供强有力支持。

  “此次1500套订单的突破,得益于我们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深耕。”潍柴东南亚区域负责人吴华利透露,此前,该卡车制造企业的动力系统主要依赖日韩,潍柴凭借快速的产品迭代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尤其是高热效率技术壁垒的突破,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面。潍柴独有的“发动机+车桥+变速箱”一体化开发模式,确保了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传动效率,油耗降低10%,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潍柴发动机出口销量实现大幅增长,目前海外保有量已超120万台。

  打铁必须自身硬,“山东制造”出海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不少企业加快向高科技含量、高品牌价值转型,聚焦客户场景需求,坚持定制化服务,以硬核产品拓展新市场,在国际上打造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

  青岛亚鲁特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年创立,经过近20年发展,已经从一家以生产单一宠物零食为主的“代工厂”,发展为生产全品类宠物食品、拥有自有品牌、产品远销海外的行业出口领军企业。

  自成立以来,亚鲁特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全产业链布局,逐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2024年,亚鲁特认识到,单纯依赖代工模式难以实现长远发展,于是开始打造自有品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网红推广、线下活动等方式在国内外进行品牌宣传。另外,我们进一步引进技术人才,并与高校合作成立实验室,加大研发力度,以全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亚鲁特生产部副总经理李青梅介绍说。

  2024年10月,亚鲁特作为全国三家宠物零食代表企业之一,顺利通过欧盟出口资格评审,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目前,亚鲁特已拥有3项技术发明专利、3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主要出口欧盟、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它经济”答卷。

  电商赋能,开拓境外”大市场“

  近年来,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跨境电商成为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带,推动自主品牌“触网升级”,让“跨境电商+产业带”成为品牌出海的新方式。

  家电电子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具有代表性的优势产业之一,以海信及澳柯玛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纷纷布局跨境电商市场,通过提高品牌价值及产品附加值提高其产品竞争力。“目前,我们已布局亚马逊、沃尔玛、Tiktok、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并通过谷歌、Facebook等渠道进行站外推广营销。”澳柯玛跨境电商负责人介绍,澳柯玛通过跨境电商推动优势产品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陆续推出厨师机、果汁机、面包机、烤箱等厨房小家电产品,其中厨师机创造了单品年销售15万台的业绩,在美国、英国及日本站点均入选畅销榜单。“我们又陆续开辟了亚马逊的加拿大、欧洲、中东等多区域的海外站点。”该负责人介绍说。

  为支持新区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品牌出海路径,西海岸新区从通关便利化、园区建设、海外仓建设、物流配套、行业资源对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保障好跨境电商发展要素。黄岛海关通过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支持跨境电商优先查验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新区产业跨境出海规模不断提升。

  “2024年,新区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培育成效显著。”西海岸新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丽娜说。青云通、易瑞国际已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平台企业”,海信、澳柯玛、泰发、山海家居、凯东工业、宜春金属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商品牌企业”。此外,2024年,新区还新增2家省级好品山东电商中心企业、4家省级电商主体、3家市级优秀跨境电商服务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朱思翘认为,跨境电商给中国企业品牌出海带来新机遇。他表示,基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可以直接与全球消费者对接,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还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从而改善同质化竞争、依赖外部订单等问题。因此,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与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政策推动下,山东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济南市天桥区通过汽配出海交流会,组织1500余家汽配企业对接跨境资源,推动200余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威海市则通过第八届跨境电商峰会,邀请全国TOP10商家分享实战经验,促成60余家工厂与采购商现场签约,助力“威海制造”走向全球。

  当前,山东省正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随着“八先出海”计划的深入实施,山东中小企业有望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在跨境电商蓝海中开辟新赛道,为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山东样本”。

  政策护航,共筑出海“生态圈”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山东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助力企业品牌做强做大。无论是在传统制造业还是在新兴技术领域,一众山东企业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有效助力企业品牌的出圈出海。

  3月2日至5日,临沂市组织52家木业企业联合参加2025中国家居绿色供应链出海展暨EFE马来西亚国际出口家具展,在1000平方米的特装展区展示了高端板材、智能家具、定制家居、木艺装饰等全产业链产品,向庞大的海外市场递出“中国板材之都”的亮丽名片。据统计,展会四天累计接待观众5700余人次,收获意向客户1518家,现场签约意向订单1.92亿元。这场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家具行业展会,见证了临沂市落实“百团千企·商城出海”政策、组团开拓海外市场的首战告捷。

  作为中国“物流之都”,临沂有着中国最大的市场集群、中国北方最大的直播电商基地、买卖全国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前店后厂的产销联动基地。在日前召开的“百团千企·商城出海”临沂商城国际化推进大会上,临沂商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思永表示,2025年,集团将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办一次会展,带一批企业,布一个商城,留一支队伍,拓一方市场”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市场采购+海外会展+临沂制造+品牌出海”外贸发展模式,为商城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是山东省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山东明确提出“好品凭质量”的品牌建设要求,“2022年以来,我们突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信誉度的要求,遴选推出了3批427个‘好品山东’品牌主体,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多领域,‘好品山东’日益成为优质、精品、高端的代名词。”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王蕊表示。

  可以看到,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好品山东”品牌已在国际上打响。例如,涉及农产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山东手造等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品牌主体44家,其中,即墨花边等产品已销往4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平度草编包产业带动当地2万名乡村闲散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产品面向国内高端市场及出口欧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

  眼下,山东正着力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及国家标准,一体推进技术、质量、品牌管理创新,推动品牌向高端化发展,助力更多的山东品牌“卖全球”,进一步塑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侨报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文化
    第04版:专题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山东企业“跨”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