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杨晋
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大城市发展得很好,可他却放弃高薪工作,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十年来,他悉心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济宁邹城市创建为农服务中心,当上了造福乡里的“田秀才”,有效助农兴农,助力乡村振兴,还获得“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他就是邹城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磊。
厚植为农情怀 勇担发展使命
陈宝磊有着深厚的乡情乡愁,回到家乡后,他发现村里务农的基本上都是50后、60后,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下一步如何种地、谁来种地”成为陈宝磊返乡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从原来的人力播种到无人机和大型机械联合作业,现代农业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需要科技型优质人才回到农村,学以致用,造福百姓。”陈宝磊决定致力于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以身作则,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农、助农。
他将公司打造成为“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综合平台,通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有机融合,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土地托管、种植方案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直供等20余项服务模式和体系,涉及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农业发展全要素。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他积极推行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农业机械化作业、智慧农业应用和标准农田建设,为农户提供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播种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统一技术指导,推动集中连片种植,成为了村民、合伙人信得过的“土专家”。目前,公司服务邹城市及周边地区200亩以上种植户200余户、1000亩以上种植户30户、2000亩种植基地10处,实现土地托管及半托管面积达到10万余亩。
壮大服务队伍 为民排忧解难
陈宝磊发挥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的优势,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乡村振兴创业园,吸引更多有农业技术、有浓厚家乡情怀的年轻人加入到为农服务队伍当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陈宝磊坚持每年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新产品推广会议50余场,培训各类种植户2000余人,使村民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种田技术知识;2018年以来,他开设无人机植保培训班14期,免费培训无人机飞手200余人次;他带头成立合作社植保飞防大队,组织开展邹城市植保无人机飞防活动,连续3年参加邹城市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项目。陈宝磊所在的植保飞防大队每年飞防面积可达200万亩次,创造经济效益480余万元,获评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
在陈宝磊看来,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做企业应该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克服困难,统筹兼顾,积极做好春耕农资供应工作,为农民排忧解难。公司储备10多个品牌30多个品类的化肥6000余吨,除草、除虫、杀菌3个品类200多个品种的农药200吨,并组织人员及时配送农业生产资料,确保疫情期间农资正常供应。优质农资产品的供应大大保障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促使每亩地增加经济效益300余元,直接促进本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绿色发展 改善农业生态
在返乡兴农路上,陈宝磊一直怀揣着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梦想。为扎实有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他积极承担了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工作。
结合邹城种植特点和施药重点区域分布特点,陈宝磊研究制定了回收处理方案和具体的回收处置操作流程等,通过多方努力,试点工作运行日趋规范,成效日益明显。在他的诚信经营带动下,当地农药经营者和广大农户逐渐认识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危害性,所有出售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得到统一回收处置,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如今,陈宝磊带领公司陆续获得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全国供销系统农民合作者示范社、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省级农民示范社、省农药经营标准化示范门店、省供销农业服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单位等荣誉,实现了从合作社到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的华丽转变。
在陈宝磊看来,乡村振兴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只要脚踏实地,奋勇担当,逐梦“兴农路”的未来将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