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
时下,新加坡金鹰集团年产60万吨的莱赛尔纤维项目,正在济宁市鱼台县如火如荼地建设。该项目是山东近年来新招引的最大制造业外资项目之一,计划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4条世界单线体量最大的1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莱赛尔纤维生产基地。今年11月,省委书记林武到莱赛尔项目现场调研,勉励大家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推动企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新加坡金鹰集团是国际大型多元化工业集团,业务涵盖林浆纸、林浆纤、棕榈油、清洁能源等领域,旗下的赛得利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商。鱼台县经济体量不大,在产业基础等方面并无特殊优势,在全球各大城市竞争激烈的招商环境中,这个小县城靠什么引来这个过百亿外资项目落户呢?
立足资源禀赋
找准项目需求契合点
莱赛尔纤维是一种全新生物基新材料,号称面料软黄金,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环保纤维,其生产工艺绿色、环保,属于国家鼓励类纺织新材料。正因这些独特优势,使莱赛尔纤维项目成为众多地方争相招引的“香饽饽”。
尽管鱼台县在基础设施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但其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该项目的有力支撑。“企业到一个地方投资,要素条件能否保障,生产成本能否降低,是投资者决策的首要因素。”济宁市副市长、时任鱼台县委书记朱贵友认为,鱼台的资源禀赋与莱赛尔项目的需求非常契合。
鱼台的最大优势是水资源丰富、水生态环境优良。县城濒临南四湖,境内17条河流纵横交错,12万亩湿地风景如画,地表水储量5亿立方米,现有地表水剩余取水指标3233万方/年。即使莱赛尔项目年产能70万吨、用水量约1500万方/年,鱼台也完全能够满足取水需求,还能为未来增加产能留足空间。
鱼台的内河航运优势突出。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境内全长32公里,万吨船队可从长江各口岸直达鱼台。省交通厅、济宁市行政审批局已批复同意将京杭大运河湖西航道改造为二级航道。项目选址地紧靠白马河,连接京杭大运河。进口原料到达长江口岸后,可经京杭大运河,航运至项目所在地,大大减少物流成本。
此外,距离莱赛尔项目一路之隔的地方还建有一座生物质电厂,年发绿电量约2.4亿度,可替代标煤7.8万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一方面,生物质发电作为绿电,可大大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与金鹰集团“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利民、利国、利业”的经营理念高度契合;另一方面,生物质发电可作为自备电厂,相比煤电有较大价格优势,可以降低用电成本。
解决项目诉求
赢得企业信任和认可
一个地方是否具有投资吸引力,不在于其经济体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为争取项目落地,鱼台县提前推进要素保障,积极解决项目诉求。“我们每次和项目方对接,都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推进情况,不断赢得项目方认可。”朱贵友说。自2022年4月,鱼台与项目方初次接触以来,双方进行了60余次互访洽谈,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鱼台县总能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
面对生物质电厂产能不足的问题,县政府迅速制定了“内外兼修”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改扩能将年发绿电量从2.4亿度提升至9.6亿度,同时积极申请燃煤热电联产项目作为储备方案。最终,“秸秆保供、生物质电厂技改扩能+新上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能源保供方案,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金鹰集团的认可。
得知项目选址必须紧邻电厂,但电厂附近符合城镇开发边界、能够出让的地块面积远远不够,鱼台县立即商议调整规划,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最后窗口期,在省和济宁市的支持下,保障了项目落地空间,“鱼台速度”给了项目方惊喜。
在莱赛尔纤维生产中,离不开一种名为氧化甲基吗啉的溶剂原料,鱼台县成功招引总投资11亿元的铁马新材料NMMO溶剂及羟胺项目落地,解决莱赛尔纤维项目上游原材料供应问题,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给莱赛尔项目未来产业布局留足发展空间,鱼台县设计规划了纺织产业园,作为下游应用项目的承接园区。同时,深入各地的相关下游企业,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当“济宁市140余家纺纱企业莱赛尔材料需求调研报告”递到项目方工作人员手上时,对方惊叹:“这个报告太全面,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掌握这么细。”
企业出题,鱼台答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鱼台县持续坚定信心不动摇,用真诚和过硬的要素保障,不断增强项目方落地的信心、决心,加快推动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以商引商良循环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营商环境的优劣已成为决定投资流向的关键因素。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金鹰集团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正式签订投资协议。“项目选择落户鱼台,除了客户市场、水运方便、生物质电厂等配套齐全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鱼台的营商环境和优质服务。”金鹰中国董事长陈昱廷表示,她对今后的合作充满信心,将在鱼台县打造百亿级投资、百万吨产能绿色低碳莱赛尔产业园。
高质量招商引资,离不开一套好的体制机制。鱼台县建立起招商引资“招推建投”全周期一体化服务体系,较好解决了招商项目“管招不管落”和“落下来又迟迟不能投产”的问题。“招商、推进、建设、投产各个环节上的事,不用企业对接每个部门跑手续,我们一个接口全部就能办理,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生产要素的优质服务。”鱼台县委常委、鱼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长英介绍。
相比简单的政策优惠,投资者更看重地方政府的服务效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项目落地和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省和济宁市的大力支持:济宁市安排7位市级负责人推进要素保障,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强后盾;为解决项目用地,鱼台县35天顺利完成项目红线内涉及2个村庄的拆迁工作,并同步将项目用地纳入成片开发方案并获批复,比常规供地速度又快了半年;针对项目遇到的航道和公路升级改造、新上背压机组等8个需要省级支持事项,省级层面协调发改、交通、自然资源、工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组成专班专题研究,拿出项目纳规入库、资金补助、土地供应等一揽子支持措施……
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能吸引投资,更能实现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今年8月,金鹰集团在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追加投资80亿元,用于燃气调峰发电项目。如今,金鹰集团鱼台莱赛尔项目已是山东省重大项目、全国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并被列为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成为县域经济招商引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