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婵娟
本报通讯员 侯 欣 王慧敏
在莱阳市姜疃镇濯村,有一家远近闻名的花卉企业——莱阳泰瑞花卉兰业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由台胞王秋林投资建立。公司成立不久,很快便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在国内蝴蝶兰市场站稳了脚跟。王秋林热爱祖国、回报桑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儿子王伟全,几年后,王伟全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毅然留在莱阳从事花卉研究和种植。王伟全还积极向台湾亲属宣传惠台政策,吸引台胞到大陆投资兴业,促成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台湾青年参访莱阳等活动,用行动架起了一座两岸沟通的桥梁。
渊源深厚 投资创业
王伟全1982年出生于台湾,他们一家与莱阳有着深厚的渊源。王伟全的奶奶是莱阳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从奶奶带着莱阳口音的讲述中,知道了在海峡对岸的北方,有奶奶魂牵梦萦的故乡。那里水土丰美,生产脆甜可口、驰名中外的莱阳梨。每当奶奶深情地说起莱阳,王伟全都会在心里暗自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莱阳看一看。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王伟全的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从台湾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莱阳。泪眼蒙眬的奶奶再次见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王伟全也品尝到了神往已久的莱阳梨。莱阳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王秋林,此前已在青岛建有花卉基地的他决定到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的姜疃镇濯村投资创业。
2002年11月,投资100万元的台商独资企业——莱阳泰瑞花卉兰业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位于濯村东部,占地28亩,建有花卉培育室和温室大棚,主要经营蝴蝶兰的引进、开发、培育、生产和销售。泰瑞公司的蝴蝶兰凭借品质优良、花型美观、花期较长的优势,很快在国内花卉市场打响了知名度。
2006年,王伟全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他和父亲促膝长谈,被父亲热爱祖国、回报桑梓的精神深深感染。经过深思熟虑,王伟全毅然决定放弃所学专业,和父亲一样,留在濯村从事花卉研究与种植,成为泰瑞花卉兰业公司总经理。
科学管理 品质卓越
蝴蝶兰虽然花姿优美,但却不易种植。每一朵艳丽的花朵背后,都凝聚着王伟全的辛勤付出。到公司之初,医学专业毕业的王伟全对花卉培育不甚了解。为了尽快掌握花卉专业技术知识,他虚心向父亲学习,拜访著名花卉专家,阅读大量花卉种植书籍……天道酬勤,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探索、实践,王伟全逐渐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花卉管理专家。
为了给蝴蝶兰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王伟全引进国际先进的温室大棚管理配套设施,实现了花卉种植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在种植过程中,王伟全还采用水草作为盆栽肥料,科学配比用量和浓度,确保花卉得到最适宜的养分,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在王伟全的精心管理下,短短几年时间,泰瑞公司的蝴蝶兰花苗由最初台湾带来的几万株发展到年产60余万株,品种由几个发展到40多个,温室大棚由4个发展到8个,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目前,公司除了位于濯村的主基地,还在济南、青岛设有分支基地,为客户提供就近服务。
泰瑞花卉兰业有限公司的蝴蝶兰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热情周到的服务及良好的商业信誉,泰瑞花卉赢得了众多客户信赖,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海外市场。
同兰结缘 余韵悠长
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蝴蝶兰的美丽,每年四月份的濯村樱花节,泰瑞花卉兰业有限公司都免费向游人开放。身为烟台海外联谊会理事,王伟全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新冠疫情期间,他踊跃向当地党委政府捐赠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与大陆同胞共克时艰。在王伟全的带领下,泰瑞花卉兰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将花卉种植技术免费传授给前来“取经”的农户,为当地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附近300余户村民致富,与当地产业实现了优势互补。因在各方面表现突出,企业的相关情况还曾被中央电视台和《山东台港澳》杂志宣传报道。
蝴蝶兰的花语是“我爱你”,象征高洁、清雅。美丽的蝴蝶兰也让王伟全在山东遇到了属于他的爱情。在一次花卉展销会上,王伟全结识了一位美丽善良的济南姑娘,两人以花为媒,步入了婚姻殿堂。
如今,王伟全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父母也跟他在濯村生活。“乡村没有城市的拥挤,但什么都很齐全,而且环境很好、生活悠闲、村民素质高,在这里工作、生活很愉快,我的朋友来了都很羡慕。”王伟全说话时已经有了“胶东腔”,人也逐渐变成了地道的“濯村人”。
王伟全成了齐鲁乡村振兴的活广告,在他和其他参与助力乡村振兴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濯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3年被住建部评定为首批“美丽宜居村庄”,2016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7年获《人民日报》“中国最美乡村”称号,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