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战翠萍 本报通讯员 刘玉民 杜永武
在今年8月公布的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中,鲁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鲁南制药”)创下蝉联四届“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榜首的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鲁南制药在医药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树立了山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化学药物生产加工,到传统中药现代化转型,再到生物药物自主研发,鲁南制药的创新实践贯穿发展全程。研发投入连续5年占比超10%、获得专利授权2800余项、72个制剂产品已进入129个国家和地区……凭借这些成果,鲁南制药持续引领企业向上突围,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创新高地,推动中国医药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平台支撑,搭建科研创新“高速路”
近日,位于山东临沂市的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内,上千平方米的工作空间里,科研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今年7月投放市场的山东首个抗体类生物药——鲁南制药益立达@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正是从这里研制成功的。
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由鲁南制药集团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2022年在重组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组建而成。通过校企共建模式,实验室打通“基础创新—技术整合—产品开发”全链条,构建起以经方为核心、现代慢性病需求为导向的研究体系,并在2024年通过科技部验收,成为全国唯一由地级市药企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命脉,我们始终坚持‘平台赋能创新’,通过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表示,鲁南制药的创新根基,正源于其“顶天立地”的科研平台体系。
目前,鲁南制药的科研版图已遍布全球。通过打造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5个国家级平台,以及11个省级平台,企业已与全球1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将“学术触角”深度转化为产业创新的“神经末梢”。如今,实验室的超算系统如同不知疲倦的“解码专家”,每天可解析50个中药分子;哺乳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里,价值上亿元的设备持续运转,培育出全球领先的高密度细胞;鲁南制药88.7%的专利授权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平均每3天就有一项新专利诞生。
从传统中药现代化到生物制药创新,鲁南制药以实打实的科研投入和一项项专利成果,证明了地级市药企也能在高端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席位。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正在改写中国制药行业的格局。
人才驱动,释放创新发展“新动能”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鲁南制药一系列 亮眼创新成果的背后,正是“引凤筑巢+自主造血”双轮驱动人才战略,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生动 体现。
今年年初,鲁南制药发布的“神农计划”全球顶尖人才招募“英雄帖”,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企业以“百万年薪+5大科研技术中心支撑”,面向全球广纳优秀科研人才与管理人才,提供覆盖中医、生物制药等多领域岗位。作为“神农计划”首批引进人才,田栋直言,选择加入鲁南制药是一场“双向奔赴”,“当时国外实验室条件更优渥,但这里能提供从分子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全链条验证平台,让科研想法更快落地。”
全球化引才为企业注入了尖端科研活力。为吸引并留住人才,鲁南制药始终将人才战略置于优先位置,打出一套“引育留用”组合拳:通过“筑巢引凤”策略,成功吸引泰山学者等领军人才30余名,组建起20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与山东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每年投入的培训经费超亿元;推行“揭榜挂帅”机制,设立亿元创新基金,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依托“神农计划”面向全球释放超1000个岗位,持续扩充高端人才储备,为企业创新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鲁南制药不仅要让引进的‘凤凰’安心筑巢,更要让他们在这里孵化出创新‘金蛋’。”张贵民说。事实上,企业早在2023年便制定“人才生态3.0”战略,将引进人才的“输血”功能,与本土人才培养的“造血”机制深度融合。目前,鲁南制药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承担着40余个一类新药的临床研究任务,形成一支年轻化、高水平的企业创新主力军。这种“年轻大脑+成熟平台”的黄金组合,已成为鲁南制药持续创新的核心动能。
产业协同,突破全球产业价值链
走进鲁南制药集团新时代药业车间,一瓶瓶吸入用麻醉药七氟烷从生产线上有序下线、整装待发;另一车间内,七氟烷原料药正稳定生产,供应全球市场。历经3年科技攻关,七氟烷原料药已在20多个国家完成注册。可以说,全世界每卖出6瓶吸入用七氟烷,就有1瓶产自鲁南制药。
真正的创新,必须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市场的全链路贯通。通过“高端平台+顶尖人才+持续投入”的创新生态加持,鲁南制药全产业链创新体系迸发出蓬勃生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正加速叩开全球医药市场的大门。目前,企业已有40多个原料药提交美国注册申请,8个获欧盟CEP证书,七氟烷、异氟烷智能生产线同步通过FDA和欧盟GMP认证……截至目前,鲁南制药已有72个制剂在129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与全球2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鲁南智造”的产品摆进了欧美药房的显眼位置。与此同时,国际生产线布局稳步推进,设在非洲的生产基地正紧锣密鼓筹备中。
一个生物药技术的突破,往往能显著带动生产 线建设与链上产业的创新集聚。如今,鲁南制药的 创新战略已悄然升维——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产 业链全局重构。以关键原材料领域为例,鲁南制药 主动将自主突破的培养基技术分享给省内8家药 企,直接推动山东生物药生产成本整体下降18%,让“鲁南制药”成为整条产业链的价值符号。“这是 中国药企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突围的生动实践。”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孙蓉教授感慨。
鲁南制药全产业链的创新实践与全球化布局,为山东医药产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了生动范本。在医药行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鲁南制药“平台支撑—人才驱动—产业协同”的三维创新战略,不仅为药企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路径,还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药品,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