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且看鹰隼出风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

  □ 本报记者 战翠萍 张好 马柯欣 本报通讯员 王煜彦 杨殿威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4月迫使战败的清朝政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全国人民闻此噩耗,“四万万人齐下泪”,台湾同胞更是“四百万人同一哭”,在壮怀激烈中揭开全民保台的序幕。在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台胞家族在民族精神引领下,高举爱国爱乡旗帜,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坚持团结抗战、奋勇保家卫国,坚守中华文化、不辍中华礼乐,坚持两岸一家、同胞并肩抗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台湾同胞反殖民斗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御侮的光辉史册上写下了台湾同胞的壮丽篇章。

  近期,由全国台联指导,山东省台联、济南市台联及济南市济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再现了台湾同胞长达半个世纪反抗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展现了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抗战史诗。

  中华文化与台胞家族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宝岛台湾重归祖国怀抱。随着明郑政权的建立,尤其是1684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并设立台湾府,两岸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大量闽粤同胞迁移到山高林茂、物产丰饶的祖国宝岛进行农耕开发和商贸经营,数代人筚路蓝缕,自强不息,为台湾早期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图(1):郑成功戎马像。

图(2):1885年中国正式设立台湾省,台湾近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图为位于台北市中山堂畔的台湾巡抚衙门旧址碑。

图(3):台南孔庙明伦堂《礼记·大学》屏书。

  自筹义军同心保台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予日本。消息传出,全省民众惊哗。以耕读商绅为代表的台胞家族纷纷自筹义军、同心保台。日本付出沉重代价后方宣称占领全台。

图(4):《马关条约》的签订地春帆楼。

图(5):在京应试台籍举人汪春源、罗秀惠、黄宗鼎和台籍官员户部主事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联名泣血陈情,反对割台。图为北京台湾会馆旁边的“五人上书”塑像。

图(6):辛亥革命后,越来越多的台胞主动放弃日本籍而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图为被称为“台胞恢复华籍”第一人的雾峰林家林祖密的“许字第一号”复籍批文。

  宝岛沦陷敌尘

  1895年6月17日,侵华日军在位于台北的原台湾巡抚衙门举行所谓“始政式”并定当天为“台湾始政纪念日”,广大台胞却将其称为“耻政纪念日”。台湾同胞自此遭受了长达50年的黑暗殖民统治。

图(7):日本当局掠夺台湾资源和榨取台胞血汗。图为日据台湾的日资造纸公司。

图(8):长夜漫漫中,台湾同胞坚守民族文化信仰,推动了反殖民斗争和思想引领。图为台胞士绅在大稻埕自筹建立汉语“书房”。

图(9):1921年10月,旨在“唤起汉民族自觉、反对日本民族压迫”的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成立,林献堂(前排中)任总理。

  英雄四起挽狂澜

  残暴的殖民统治之下,全岛各地的武装抗日斗争风起云涌,先后涌现了号称“抗日三猛”的北部简大狮、中部柯铁虎、南部林少猫和罗福星、余清芳、莫那鲁道等抗日领袖,此起彼伏的台胞起义让殖民者顾此失彼,惶惶不可终日。

图(10):为掠夺丰富的自然资源,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部族实行残酷的“理藩”政策。台湾原住民同胞不畏强暴、揭竿而起,谱写了全民浴血抗战的壮丽篇章。图为台湾赛德克族起义领袖莫那鲁道(中)。

  

图(11):雾社抗日群英像。

并肩抗日洪波曲

  从基隆到屏东,从田园到祠庙,从揭竿而起武装保台到坚守民族文化家园,雾峰林家、两岸丘家、佳冬萧家、北埔姜家、芦洲李家、丰原廖家、大龙洞陈家、淡水洪家八大台胞家族秉承爱国爱乡光荣传统,用坚决的抗日行动打击了殖民当局的反动统治,在台湾历史上写下了属于中华民族的荣光。

图(12):著名抗日民族运动领袖、雾峰林家林献堂。

图(13):抗日保台志士、丘氏家族丘逢甲绣像。

图(14):北埔姜家姜绍祖募款抗日文书凭据。

图(15):萧氏家族保存至今的乙未抗战古枪炮。

图(16):丰原廖家廖进平(左二)与同因抗日身陷囹圄的难友合影。

图(17):1931年陈氏家族陈培根等推动恢复的祭孔八佾舞,全台至今弦歌不绝。

图(18):抗战名将、芦洲李家李友邦组建的台湾少年团。

图(19):淡水洪家洪以南于1909年创立瀛社并任首任社长,图为瀛社第一次会员例会合影。

  宝岛重光振家声

  随着祖国大陆抗战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重归祖国怀抱。台胞家族代表组成光复致敬团赴大陆告慰中华民族先祖和革命英烈,决心为了振兴中华继续团结奋斗。

图(1):2006年9月12日,由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后裔组成的致敬团循先辈足迹再祭黄帝陵,嗣后成立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继续前行。

图(2):1946年9月,由林献堂等台湾抗日家族代表人士组成的光复致敬团在上海合影。

图(3):在大陆各地旅居的台胞同声欢庆台湾回归祖国。图为在武汉的台胞举行胜利游行。

图(4):台北民众热烈庆祝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侨报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且看鹰隼出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