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战翠萍 张好 本报通讯员 郑茂生 陈中 侯雪雁
近日,在山东卫视、闪电新闻播出的一部纪录片《面人》刷爆了网络,引发广泛关注。纪录片以一张由菏泽市民任月灿收藏的、盖有“华侨救济铁山失业工人委员会”印章的纸质证明为开端,上面写到:“龙运铁矿山工人任冠禄为爱国义愤自动退职,回国途中所到各地请予以招待。”而这位爱国华工的退职之举,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段在国内、省内甚至菏泽当地都鲜有人知的历史记忆:80多年前,数百名菏泽籍劳工,在4000多公里外的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点燃了一场大规模的抗日烽火。今天,这段峥嵘岁月虽已远去,但这群心怀大义的山东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所作出的逆境抗争与爱国之举,值得后辈永远铭记。
【海外求生】 菏泽面塑艺人“下南洋”
菏泽古称曹州。清咸丰三年,江西弋阳米塑艺人来到菏泽,与当地花供艺人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形成了最早的“曹州面人”。后来,很多出自菏泽的“面人郎”成为游方艺人,扛着自己的面人挑子,走向全国甚至海外。
1928年春夏之交,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菏泽解元集村的很多人家缺少粮食。为了糊口,解元集村一带的十几个“面人郎”,在25岁的常天绪带领下,走广东,过香港,经过数月的艰辛跋涉,最终抵达马来亚。
当时,马来亚为英属殖民地,橡胶种植业和采矿业是当地两大经济支柱。1916年,马来半岛东部的丁加奴州龙运县发现富铁矿,日本久原矿业随后投资开采。龙运铁山作为马来亚较大的铁矿山,最多的时候雇佣着近3000名华工。于是,来自山东菏泽的面塑艺人们选择了在龙运铁山落脚,常天绪还渐渐成了矿区工头。后来,常天绪曾两次回乡,在山东、河南招募800多名工人,仅菏泽就有500多人跟随他去了马来亚。
在矿山上,日本人对矿工极为苛刻。他们逼迫矿工拼命劳作,而矿工们每日挣得的工资却难以维持自身的基本生活,有时还会遭到日本工头的欺凌与辱骂。尽管远离祖国、漂泊无依且为衣食所困,但祖国和家乡依然是铁山华工们最大的牵挂。
“五三”惨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屡遭涂炭,世界各地的侨胞感同身受、牵肠挂肚,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马来亚各界抗敌后援会也行动起来,派出宣传员,分别到日营矿山秘密发动罢工。1938年2月,著名华侨抗日英雄庄惠泉潜入龙运铁矿。当时龙运铁矿每天出产铁矿石1000多吨,若以此制造军火,每小时可造子弹约4.5亿颗。得知这一情况,铁山华工们的民族意识被唤醒,他们的爱国情怀势不可挡。于是,常天绪积极联络并动员矿区其他工头,秘密筹备罢工行动,跟随常天绪做工的70多名解元集村老乡也加入了行动队伍。
【罢工抗日】 倾尽力量支援祖国
1938年2月28日,龙运铁矿大罢工全面爆发。常天绪等20多名工头在报纸发出启事,表示“从此誓与敌人完全断绝关系”,“不再供敌利用”。华工们撕破工装,扔掉鞋子,浩浩荡荡列队离矿,分批去往新加坡。南洋地区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新加坡《南洋商报》两次拿出全部版面进行声援。
罢工风暴迅速席卷了马来亚、新加坡的多数矿山和船厂。据马来亚矿务局统计,1937年之前,日本每月从马来亚地区运出铁矿约12万吨,罢工后每月仅运出约1.24万吨。
罢工运动不仅有效减少了当时日军的战略物资,还激发了马来亚侨胞的爱国热潮。1938年3月11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大会,罢职华工和当地群众共5000多人参加大会。会上还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一响起来,大家顿感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愈加强烈。
同时,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为陆续抵达的华工安排食宿,指导他们支援抗战。欲回国者,则为其购置船票并开具证明,沿途各爱国社团须予以招待。菏泽众多劳工有的将工钱捐献,有的在新加坡捏制面人义卖。此后,大部分华工踏上了归国之路,常天绪、张启运等人则留在了马来亚,依然坚持购买国债支援抗日。1942年2月,日本军队占领马来半岛,包括常天绪在内的很多华侨抗日人士遭到搜捕追杀。
抗战期间,遍布世界各地的侨胞,以抵制日货、购买国债、捐款捐物、组建义务军回国参战等方式支援抗日,成为祖国抗战的海外大后方。
【回国回乡】 积极入党顽强抗战
经过大罢工的洗礼,家国大义已深深铭刻在这群挺着铮铮铁骨的山东人心里。解元集村劳工归国后,又积极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回村的华工思想比较进步,很容易接受革命道理。很快,解元集村和周边村庄有20多名进步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其中就有归国华工常合民、段振民、段振东、王富安、王林瑞,归国华工王富安的妻子张玉阁,归国华工常朝贵的儿子常乐进,以及解元集村村民王振堂、齐子英、齐子英的妻子张子卿。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元集村和周边村庄的抗日组织还成立了地下武工队。武工队队员们听说解元集村的地主联庄会新买了几支钢枪,便利用解元集村唱大戏的时机,里应外合,白手夺枪。村里有一个名叫刘二杆的汉奸,多次向日军提供情报,严重破坏地下党组织。常合民便借着与刘二杆是旧相识,邀请其在酒馆见面,趁机将其除掉。
据了解,解元集村有70多人参加龙运铁矿大罢工,一半以上的归国华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有多人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下抗日武装中担任领导职务,他们还组织家人和村中贫苦群众,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些曾经以捏制面人为生的“面人郎”,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挺起了威武不屈的脊梁,通过一次次的抗争与奉献,书写了一段朴实而动人的爱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