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柯欣 本报通讯员 王天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凝聚成举国御敌的坚强力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80年前,海外华侨舍生忘死、毁家纾难,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80年后的今天,海外侨胞们依然铭记那段历史。他们以多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呼吁人们珍爱和平、共创未来,让民族精神的火种代代相传,以和平之光照亮人类共同的明天。
祖国强大,我们行走世界更有底气
薄秀花,塞尔维亚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
从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回到祖国首都,当我真正站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时,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视线。作为海外游子,这一刻的感受复杂而深切——既有对历史的缅怀,更有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既有穿越时空的悲伤,更有面向未来的希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番讲话在海外侨胞中引发热烈讨论和深刻共鸣。
当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走来,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装备方队隆隆驶过长安街,最令我动容的不是武器的先进,而是其中蕴含的历史对话。当年华侨捐赠的“华侨号”战机已化作今日翱翔蓝天的歼-20S;当亚欧班列运载着满箱货物穿过塞尔维亚,“一带一路”通达四方。作为塞尔维亚华侨,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让我的自豪感格外强烈。
身为侨胞,我深刻感受到祖国发展壮大对海外游子的意义——祖国强盛,我们行走世界才有底气、有尊严;民族复兴,我们的文化认同才更坚定、更自信。当直升机悬挂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条幅掠过长空,当22个装备方队依实战化联合编组隆隆驶来,我真切感受到,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我们更加坚信:背靠祖国,无惧风雨!
铭刻共同记忆,让历史照亮未来
毛埴鋮,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
80载时光悄然流逝,然而历史的余音,依旧振聋发聩。站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凝视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故乡山东,飘向那奔腾不息的黄河,以及曾经烽火漫天的峥嵘岁月。
我的外祖父曾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一名战士,他常向我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日寇的铁蹄践踏齐鲁大地,但英雄的山东人民从未屈服。台儿庄战役的壮烈、沂蒙山区的游击战、胶东半岛的敌后抗战……无数先烈用鲜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在更广阔的国际战场上,中国军民的无畏牺牲同样震撼寰宇。1942年的仁安羌战役,中国远征军临危不惧,以少敌多,成功解救出7000余名英军及侨民,彰显了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的国际担当。
旅居英国多年,我始终致力于通过艺术表演、学术研讨与中文教学等形式,让西方社会全面了解中国抗战历史。2017年,英国中华艺术中心在伦敦哈克尼帝国剧院举办“友谊地久天长-庆祝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文艺晚会”时,特别将这场战役编排成舞蹈搬上英国舞台。
演出后,不少英国观众感慨道:“如果没有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欧洲的战局或许会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这也让更多英国人直观认识到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80年前,中国人民以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80年后的今天,世界远未实现真正的安宁。局部冲突不断,极端主义沉渣泛起,历史修正主义悄然涌动。作为海外侨胞,我们既是历史记忆的传承者,也是和平的坚定践行者。我们纪念这一胜利,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警示未来:和平弥足珍贵,必须共同守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外侨胞愿继续扮演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角色,让世界清晰聆听中国声音,助力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持久和平的未来。正如故乡山东的那句老话:“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吾辈定当传承历史的火炬,让正义与和平之光,恒久照亮人类的前行之路。
铭记·传承·担当
矫超,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山东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前,中华民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下,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与尊严。这场胜利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长期牵制了大量侵略军,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抗战历程中,广大海外侨胞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数万南洋华侨机工驰援滇缅公路,不惧艰险;无数华侨社团踊跃捐资,甚至捐赠飞机“华侨号”。他们虽远在海外,却始终心系祖国,以血脉亲情汇聚成支撑抗战的重要力量。这份赤子之心,至今仍令后人动容。
作为新一代旅欧侨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更能体会“和平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在匈牙利工作和生活中,我发现当地民众同样珍视和平。他们通过了解中国抗战历史,更能理解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这为我们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
纪念抗战,不是停留在缅怀,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抗战精神的核心,是不屈不挠、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今天,这种精神仍是我们开拓事业、推动中外交流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侨商,我更感使命在肩:把这份精神转化为行动,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通过科技合作推动创新,通过经贸往来促进互利共赢。
八十年前,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胜利;八十年后,我们要以智慧与担当守护和平。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初心;传承精神,是为了接续奋斗;勇于担当,是为了开创未来。作为新一代侨商,我愿在推动祖国繁荣、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的道路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秩荣光暖故土 一捧乡心连山河
任建朋,Adore Holdings爱多控股董事长、澳大利亚西澳山东商会执行会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珀斯的家中,我轻轻翻开那本厚重泛黄的相册。父亲站在临清城墙上的身影虽已泛黄,但他那句“咱中国人的骨头,从来都是硬的”的教诲却依然清晰,仿佛昨日在耳畔响起。
八十年岁月悠悠,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融入血脉的深情却从未改变。作为华侨,我们既是连接故土与世界的桥梁,也是传承文化记忆的纽带。抗战精神中的家国情怀,早已深深刻进骨血——它让我们在异乡守望相助,在困境中彼此扶持,也让我们始终记得:无论走多远,我们的根在中国。
如今,我在澳大利亚经营家具生意,每当遇见来自祖国的同胞,总忍不住多一份问候、多一份关切。每逢节假日,来自家乡的温暖让我一次次泪湿眼眶,在中秋节隔着屏幕与亲人一起做月饼、话家常,在春节与五湖四海的山东同乡相聚联欢、庆贺新年……我们虽远隔重洋,却从未错过故乡的春夏秋冬。
我们这些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山东人,心中都藏着一份温柔的牵挂,更希望将这份乡愁化作传承的力量。故乡临清的运河文化、祖辈传下的家风,还有抗战岁月中凝聚的家国信念,早已成为我们行走世界的底气。
八十年前,先辈以生命换来和平;八十年后,我们也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份珍贵。我在澳洲常和孩子们讲述家乡的故事,带她们参加社团活动,就像父亲当年握着我的手那样,将这份家国情怀温柔而坚定地传递下去。
窗外的珀斯港宁静温柔,而我深知,这份宁静来之不易。就像临清的运河水,静静地流淌,不问归期,却终向大海。我们每一个人,不论身在何方,心总是向着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