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威海侨商姐妹花:乘风破浪闯非洲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本报记者 马柯欣 本报通讯员 于晓婷

  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壮阔图景中,有一对来自山东威海的侨商“姐妹花”,以“小订单”开启“大合作”,用十余载光阴在非洲大陆书写中非命运与共的生动故事。让我们走进侨商王香云、王香宇姐妹的奋斗故事,看她们如何以“华坦力量”架起中非经贸往来的桥梁,用实干实绩诠释责任担当,为新时代中非合作贡献侨商智慧与力量。

  破冰万里,一“单”铺就合作之路

  2012年,因为一张普通的食品加工小订单,王香云踏上了坦桑尼亚的土地。据她回忆,由于订单金额不大,收货方又在万里之遥的非洲,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单。“但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家,被当地人民的真诚善良所打动,就爽快接下了合作‘第一单’。”没想到,后期订单如“滚雪球”一样到来,王香云便拉上妹妹王香宇一起,发挥其侨商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与坦桑尼亚等国家的贸易合作。

  就这样,凭借专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和国际化视野,王氏姐妹化身中非经贸文化的探索先锋,深入非洲腹地,跨越部落与城市,系统研究所在地文化习俗、消费偏好与产业结构,成立了威海华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着力构建中非商贸流通新通道。

  “在对坦桑尼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很难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买到想要的物品,所以我们就想搭建一个平台,实现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代理出口。”王香云说。2019年底,在中坦双方的大力支持下,华坦公司总投资14亿元,在坦桑尼亚建设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合作区。

  这一合作区位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的黄金区域乌本戈区,紧邻通往首都多多马的主干路,是一个集大型商业综合体、海外展销、海外仓、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六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2021年,坦桑尼亚政府将合作区列为国家旗舰项目。两年后,项目又成功入选第三届全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

  截至目前,合作区已吸引330余家企业及用户入驻,其中中国企业超120家,另有1300余家签约及意向客户储备。园区累计为当地创造3000余个直接及间接就业岗位,2600多家国内企业依托该平台与坦桑尼亚开展经贸往来。2024年,合作区总产值达3.1亿美元,带动国内出口约2亿美元,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成为深度连通中坦、中非经贸往来的纽带。

  在王氏姐妹努力下,合作区已发展成为东非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搭建了高效畅通的贸易桥梁,并为非洲市场创造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和就业岗位。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威海企业“走出去”的强劲实力,也为深化“一带一路”中非合作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威海方案”。

  织链成网,一“链”打通外贸蓝海

  2024年5月29日,在威海港码头,一声嘹亮的开船汽笛,标志着威海-坦桑尼亚直航航线正式开通。这是威海口岸开通的首条对非国际航线,将为在非洲的中资企业运输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等物资,并为中国工业制品出口非洲提供点对点快航服务。

  有了“直航线”,王香云、王香宇姐妹干得更加起劲儿,誓要带领越来越多的“威海制造”扬帆出海,让“娘家人”在非洲市场闯出“名堂”。王香云告诉记者:“企业通过我们的跨境电商平台拿到海外订单后,货物会通过直航航线运抵非洲,并直接进入合作区的华坦海外仓,整个流程可在国内实时监控,省心又便捷。”

  依托华坦供应链服务,超过50家威海企业相继赴坦考察或开展业务,威海的电缆及配电箱企业业绩从200万美元跃升至1500万美元;华坦公司联合威海当地建筑企业顺利中标坦桑尼亚政府安置房工程,合同金额数千万美元;同时带动威海服装、五金及医药产业走进当地市场,成功斩获逾3000万美元金额订单。

  今年7月,坦桑尼亚规模最大、影响力辐射东非的国家级盛会——达累斯萨拉姆国际贸易博览会(SABASABA展)顺利开幕。由华坦公司负责运营的东非商贸物流中心(EACLC)作为本届SABASABA展中国官方组展方,全权负责了中国馆的整体设计、搭建及运营管理。

  “我们不仅在中国展区上演了极具东方韵味的舞龙舞狮表演,还组织中国日、中坦经贸对接会等交流活动,联动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精心打造中国文化展区,让当地民众沉浸式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为多项经贸合作的达成提供强大助力。”王香宇介绍。

  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联动机制,展会的参展企业数量与交易额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的双赢。展会期间,坦桑尼亚工业与贸易部部长贾福莅临中国馆,对中国馆内展商展示的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EACLC不仅为中国企业搭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及展示平台,也为坦桑尼亚及整个东非地区的经贸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王氏姐妹和华坦集团来说,这是一份强有力的认可和鼓励,“我们始终以‘家国同频’为初心,在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道路上不断耕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贡献侨商力量。”王香宇自豪地说。

  使命在身,一“心”守护中非和平

  在商海逐梦征程中,王氏姐妹始终以“民间使者”之姿,深度融入坦桑尼亚社会发展,架起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的桥梁。为践行“全球救援”使命,创立威海南海国际救援采购有限公司,将急需物资输送至非洲、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妹妹王香宇作为中坦妇女联合会副会长,向当地妇女捐赠卫生健康用品,举办图书捐赠、生命希望基金捐助等公益活动……她们还亲自走进乡村小学,用流利的斯瓦希里语和当地儿童对话,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

  此外,由华坦公司与桑给巴尔政府合作建设的桑给巴尔保障房项目,预计在2025年底前交付,将为当地中低收入家庭提供1000余套住房,有力缓解当地居民住房难问题。今年6月,坦桑尼亚象征国家团结与发展的自由火炬(Uhuru Torch)传递到桑给巴尔保障房项目现场,这是自由火炬继2024年传递至“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后,再次走进中资企业项目现场,意味着中资企业在坦桑尼亚国家发展和中非民生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扎根坦桑尼亚的这十年中,我看到了非洲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非洲人民那颗朴实善良的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的是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欣欣向荣的基础建设。”王香云在自由火炬活动中表示,“我们特别感谢坦桑尼亚政府给予中国企业的信任与机会。从达累斯萨拉姆到桑给巴尔,自由火炬每一次照耀项目现场,都是对我们的鞭策与鼓舞。我们要继续做负责任、有温度、可持续的企业,通过项目把中非人民真正连接在一起。”

  王香云、王香宇姐妹的奋斗历程,是万千华侨华人海外拼搏、促进中外交流的生动缩影。她们以商业智慧搭建沟通桥梁,以人文关怀助力民心相通,成为了中非友谊与经贸合作的鲜活注脚。

  谈及未来,姐妹二人表示,她们会以“发展中非经贸往来,构建中非合作桥梁”为己任,利用好坦桑尼亚这一机遇和平台,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助力更多山东企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促进中坦、中非友好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侨报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音
    第04版:专题
威海侨商姐妹花:乘风破浪闯非洲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