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战翠萍 本报通讯员 张雪
在黄海之滨的青岛,坐落着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青岛黄海学院。这所院校既深耕学生专业技能的锻造,更将德育置于办学核心,始终以培养“社会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校29年来,学院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度融入办学理念、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科研育人五维体系,构建起“常态化推进、全过程覆盖、高质量落地、五维融合”的雷锋精神育人模式。如今,这所院校已成为民办教育领域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
雷锋精神立校铸魂 夯实立德树人根基
1996年,黄海职工培训学校成立,这便是青岛黄海学院的前身。“办学之初,我们就立下了‘办雷锋学校,培养雷锋式学生’的目标。这一信念引领我们走过了29载风雨征程。”青岛黄海学院董事长刘常青回忆说。
2012年,学校高擎雷锋精神旗帜,建成国内高校首家雷锋纪念馆,将雷锋精神融入“知行合一”校训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等办学精神之中。学校与辽宁省抚顺市“雷锋讲坛”共建“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与《雷锋》杂志社合作设立青岛工作站,形成雷锋纪念馆、雷锋塑像、雷锋讲坛、《雷锋》杂志工作站“四位一体”的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学校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成包括思政教育VR实践教学中心、红色文化VR互动体验馆、3D红色影院等教育场馆在内的新时代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2025年3月,学校邀请14位雷锋班班长齐聚黄海学院,成立“雷锋班”班长工作室,共植“雷锋林”,弘扬雷锋精神。
历经29年薪火相传,青岛黄海学院已将雷锋精神深度熔铸于育人实践,构建起一个沉浸式浸润、全方位覆盖的育人平台。
思政课程融合创新 激活育人提质动能
“雷锋精神就像一条红线,贯穿我们教育教学及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擦亮奋斗底色,勇担时代使命。”青岛黄海学院党委书记李东如此阐述学校以雷锋精神铸魂育人的理念。
在课程育人上,学校将雷锋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探索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与45家企业共建育人基地,以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以雷锋的“钉子”精神引导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精心编纂《雷锋的人生观修养》教材,并打造在线版本,广泛传播,惠及全国33所院校,累计选课人数突破1.8万人次。创立“雷锋精神系列主题课程”品牌,采用“1+X”模式,全面覆盖思政课堂、第二课堂、党课培训及社会实践,激励青年学子争当新时代“活雷锋”,参与人数逾1.3万人次。
在实践育人上,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教育实践,举办学雷锋“六个一”、寻找身边的雷锋等常态化教育实践活动。创立“小黄锋”志愿公益品牌,常年组织师生志愿服务青岛啤酒节、奥帆赛、上合峰会等大型活动及社区义诊、家电维修、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目前已注册“小黄锋”志愿者2.1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4.16万小时,年均参与人次达45600余人。“最美小黄锋”志愿服务团队荣获全国暑期“三下乡”优秀服务团队。
在文化育人上,开设道德大讲堂,邀请雷锋班历任班长、劳动模范许振超等典型人物授课。围绕雷锋精神主题,组织师生开发文创,举办红歌会、红色话剧等文化活动,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品牌和文化IP。建成网站、校报、视频、广播、新媒体五位一体立体宣传矩阵,选树和宣传先进人物,以文化引擎推动雷锋精神教育在黄海落地落实。“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品牌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在科研育人上,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中心”,获批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团队,完成雷锋精神相关研究课题7项,获国家级、省级、市厅级以上相关成果奖励、优秀案例20余项。举办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等雷锋精神相关学术专题研讨会13场,参与师生达6万余人次,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先锋标杆示范引领 凝聚奋进争先合力
“办雷锋学校”的价值追求推动学校始终沿着正确航道健康发展;而“育雷锋式学子”的人才培养理念,更让学院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与职业适应力持续攀升。2023年麦可思公司调研数据显示,青岛黄海学院在校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6.6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0.80%,毕业生每年就业率95%以上,超六成毕业5年以上的校友成为单位骨干。此外,学校应征入伍人数连年位居驻青岛高校之首,近3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三支一扶计划人数均居山东省高校前列。
在青岛黄海学院,雷锋精神早已超越单纯的精神符号,升华为一种传承基因,深深镌刻在每一位黄海“追锋人”的心灵深处。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的鲜活篇章,催生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榜样典范:有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何瑞星、川藏线首批女汽车兵孙金沙等爱党爱国标杆;有勇救他人的 “安徽好人” 刘名利、无偿献血救助老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刘洋等助人为乐楷模;有全国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郭旭、大国工匠孙靖东、齐鲁首席技师苗立岐等敬业奉献先锋;有“最美奋斗者”韩青峰、潜心钻研学术的马永奇等锐意进取代表;还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徐振双、“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刘仕春等自强不息典范。凭借这份对雷锋精神的执着传承,学校已连续6年荣获“全国学雷锋基地先进单位”称号,典型案例被各级媒体频频报道。
如今,青岛黄海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17万余名具有雷锋精神特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雷锋精神为引领,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我们要让雷锋精神在黄海学院代代相传,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黄海力量’。”刘常青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