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柯欣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深耕中东市场二十余年的青年侨商代表刘居安,正以多重身份推动中国汽车汽配产业出海:作为阿联酋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华轮互联科技(迪拜)有限公司董事长、山港海外供应链(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敢于挑战、克服万难,为山东轮胎出海啃下了硬骨头、找到了突破口,在迪拜搭建起完善高效的中国汽车汽配出口平台。如今,这一平台已成为山东轮胎乃至中国汽配驶向全球市场的关键枢纽与品牌高地,为深化中阿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优势产能“走出去”发挥着重要作用。
啃下硬骨头,推动山东轮胎海外破局
2003年,刘居安受一家民营外贸公司派驻迪拜工作。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他发现中东、非洲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于是辞职创业,从家纺、毛毯贸易赚取“第一桶金”。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刘居安开始考虑转型。他想到,自己的家乡山东是中国轮胎产业重地,有着巨大的海外发展潜力,便开始从事轮胎国际贸易。十几年间,他在中东、非洲、中亚、东南亚设立分公司,代理销售双星、玲珑等山东品牌轮胎,并创立了自主卡车轮胎品牌“途王TOWAY”。
这期间,刘居安亲历了山东轮胎行业海外发展困局。随着行业发展,我省轮胎行业从2014年之前的高歌猛进,到产能过剩、国内市场饱和,一大批企业经营困难,被整合、托管、收购,还有不少沦为了国际轮胎巨头的贴牌工厂。
在当时,除头部企业外,民营企业普遍面临海外品牌弱、渠道窄的难题,产品陷入价格战泥潭,售价仅为外资品牌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再不突围,山东轮胎行业将面临更多企业破产危机。”刘居安深感忧虑。
转机出现在2018年,山东省商务厅赴迪拜调研轮胎产业时,刘居安提出在全球50个重点国家搭建一个公共海外仓网络,为企业设立海外展厅和销售公司,同时提供物流、仓储、清关、金融等全流程服务,帮助山东轮胎行业快速“走出去”。
这个构想得到政府重视,在省商务厅与青岛自贸区推动下,刘居安在2021年筹备成立了“中国汽车汽配出口交易平台”。平台成立后的第一场“大单”,就是将轮胎重镇广饶县生产的十几万条轮胎运输出海。“正值疫情期间,全球海运费暴涨十倍且‘一舱难求’。但是,我们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刘居安团队创新采用“集改散”模式,包租散货船运输,极大节约了成本。他回忆道:“从找船、租船到装船的20多天里,我们团队都从物流‘小白’变成了装卸、码头作业专家。船靠港到开船的那一个周,几乎天天待在青岛董家口港,开船那一声嘹亮的汽笛声,让我们所有人都热泪盈眶了。”
这一船,为十几家轮胎出口企业节约了将近500万元的海运费,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业务实力,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如今,刘居安仍在中东非洲市场深耕,推动中国轮胎产业在海外稳步前行。
闯出新天地,构建汽配出口“全链条”
首单告捷后,刘居安与山东轮胎企业的合作驶入快车道。2022年6月,他携手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青岛自贸区国企,共同成立国有控股的山港海外供应链(青岛)有限公司。据刘居安介绍,公司的初衷是为中国汽车、轮胎和汽配产业出口搭建一个集物流、海外仓、国际会展、供应链金融、海外交易中心和出口B2B电商等服务于一体的平台。“截至目前,我们在阿联酋已成功举办四届展会,累计促成交易额高达10亿美元。”
2022年底,首届阿联酋中国轮胎汽配展在阿联酋沙迦成功举行。这场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了中东、非洲、中亚及南亚地区600余名客商到场洽谈观展。刘居安感慨道:“当时疫情尚未结束,40多家山东轮胎企业在我们毫无办展经验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信任并远道而来参展。这份来自家乡的温暖与信任,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份事业的决心。”
刘居安说,到第二年办展的时候,参展企业已涵盖山东、河南、浙江等地近百家厂商。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四届阿联酋中国轮胎汽配展上,有全国130多家企业参展,三天内到场洽谈采购的采购商人次达1万多,现场成交订单额6000多万美元,意向订单额将近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轮胎重镇东营已将该展会列为东营市重点参与的海外展会项目。
山港海外供应链公司的核心项目——位于迪拜的“中国汽车汽配公共海外仓”,规划占地57505平方米,落地后将吸引超50家中资轮胎企业入驻,有望成为中东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国轮胎展览、仓储及零售中心。
作为项目总经理,刘居安对选址有着清晰的战略考量。“阿联酋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迪拜拥有开放的经济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东交通枢纽和最大贸易集散中心。山东作为轮胎产业大省,亟需这样的海外‘桥头堡’。‘中国汽车汽配公共海外仓’能充分发挥迪拜的枢纽功能,将轮胎及汽车配件转口至中东北非及其他地区,为中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搭建便捷通道。”刘居安介绍。
该平台的成效获得高度认可。“2023年,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访问阿联酋时,对2022年山东与阿联酋的重点经贸合作项目给予肯定。其中,青岛—阿布扎比集装箱航线开通及首届阿联酋中国轮胎汽配展,均由我们团队推动落地。”刘居安自豪地说。
肩负新使命,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
深耕中东二十余载,刘居安亲历了中国国际形象的沧桑巨变。“初到阿联酋时,华人经商群体多集中于服装鞋帽等小商品批发领域,基本不参与当地的其他经贸活动。阿拉伯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奋但语言能力薄弱,灵活却缺乏规则意识。”
如今,大批实力雄厚的中资企业纷纷出海,业务范畴已拓展至汽车、电子产品等高端贸易,以及大型基建、电子商务、高端制造、医药化工等多元领域,华侨华人正全面融入阿联酋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程。“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各领域发展成就不断被世界看见,如今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对华人的态度比过去更加友好与尊重。”刘居安感慨道。
2022年3月,身为青岛人的刘居安在迪拜参与筹备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青岛日活动。当家乡元素出现在奋斗二十余载的城市,他百感交集:“让世界看见山东,向世界展现国际一流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意义所在。”
刘居安深知,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搭建海外仓和供应链仅是开端。他说:“山东是全球重要的轮胎生产基地,轮胎产业是我事业的基石。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与出口第一大国,为山东优势产品出海搭建平台、助力中国制造提升品牌形象,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
作为阿联酋山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居安充分发挥侨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商会着力为在阿山东企业构建信息共享、资源对接、互助合作的平台,并积极传播齐鲁文化。据刘居安介绍,在经济合作领域,商会为山东赴阿考察企业提供资源与信息支持,助力企业高效落地,已促成百余个项目合作;在文化交流方面,商会主办过“唱响中国-阿联酋红歌会”,赞助中国文化快闪、阿联酋华人旗袍秀等活动,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交流中心,多次举办书画展并开展华人儿童书法绘画培训。
作为青年企业家,刘居安认为出海发展是时代趋势。他鼓励年轻人走出国门,培养国际视野,在世界舞台寻找发展方向:“深耕熟悉且热爱的领域,在时代浪潮中奋勇搏击,有耐心、有韧性地去解决每一个困难,胸怀大局、勇于担当,定能成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