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细工是我国金银器物制作的传统工艺,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人诗云“镂金像物艳于花,形美工精举世夸”,说的就是金银细工。一块金、一块银,经过构思,在反复敲打、錾刻过程中,最终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绽放华美光彩。
金银细工最主要的特点是“细”,錾刻之后,还有镂、披、镶、嵌、掐丝等十几道工序。在潍坊昌乐,有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王忠善,30余年致力于金属艺术研究与创作的他,制作的金银工艺品多次获得“天工精制”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奖。在他的引领下,更多人走近这门工艺,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绝活”带来的惊艳。
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王忠善,25岁拜入工艺美术大师南志刚门下当学徒。当时,为了熟练掌握每一环工艺,王忠善常常泡在厂里,没日没夜地拿铝片做练习。这段积累与沉淀的过程,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拓宽,对专业技能的升华。如同滴水穿石,日复一日的坚持,王忠善不仅掌握了金银材质选择、设计构图、雕刻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不失古典韵味的作品。
这段宝贵的师徒经历,为王忠善日后的技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王忠善独创黄金饰品“无焊料焊接工艺”,改变了黄金饰品加工需要添加焊料的做法,成功加工出纯度为999.9‰的黄金饰品并推向全国市场,带动整个行业黄金饰品纯度的提升。
“麒麟财童子”是王忠善独立设计的第一件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代表着吉祥、幸福与长寿,而神童或童子则常常象征着天才、智慧和好运。同时,善财童子是民间供奉的一位财神,寓意着财富与幸福。因此,“麒麟财童子”寓意着吉祥、财富、智慧和好运。这件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精湛技艺,也代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该作品现收藏于山东博物馆内。
2003年,凭借着对技艺的深刻理解与对市场的敏锐洞察,王忠善创立了梦金园技艺工作室。在这里,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走进梦金园技艺工作室,未见其人,一阵阵清脆的金属敲击声便已悄然入耳,那是金银在匠人手下逐渐蜕变的序曲。王忠善说,为了完美呈现作品的花纹花样,每一次敲打、每一次錾刻,都考验着匠人们的匠心。
这声音,如同古老工艺的心跳,沉稳而有力,讲述着世代匠人的执着与热爱。在这旋律的引领下,一幅由精美绝伦的金银细工作品构成的夺目画卷仿佛在游客眼前缓缓展开,每一件都承载着匠人的体温与情感。
除了对传统技艺的坚守,王忠善还注重金银细工的传承。他深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不仅是家族与师徒间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他积极培养年轻一代工匠,将自己的技艺与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他们。
在王忠善的带领下,徒弟们的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展览和比赛中屡获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技艺的认可,也是对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的弘扬和传承,更成为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的典范。
王忠善的故事是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缩影,更是匠心精神的生动体现。未来,他将继续在这条技艺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昌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