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中药科产创新融合“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山东作为中医药大省,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跑出了“加速度”,但同时,也应关注到中医药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健康产业缺乏总体规划、中药产业科技支撑不足等。
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研发+生产”,在加快促进中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下功夫。首先,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理论指导、临床评价、科技支撑、文化赋能“四位一体”的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体系,包括:运用中医药理法方药基本原理,为大健康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基础;系统收集和分析临床数据,科学评价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持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大中医药文化赋能,将中医药文化与产品研发有机融合等。其次,要推动大健康领域创新合作,深化高校、企业、政府等科技创新主体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中药研发产业化平台。
做好中药新产品研发与生产,必须立足山东中药资源,尤其是山东大宗道地药材资源,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开展道地药材的新药研发。要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园区,推进金银花、西洋参、海马等山东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养殖;健全山东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中成药二次开发与中药大品种培育;开展中药质量控制,加强新药研发,培育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坚持需求导向,打造“地头”到“床头”的全产业链,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发展胜势。(省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李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