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英国王储查尔斯与夫人卡米拉在伦敦中国城与当地华侨华人共庆中国春节
□ 本报综合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蛇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对于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春节的意义尤为特殊,它既承载着游子的浓浓乡愁,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纽带和情感寄托。申遗成功后,海外华侨华人振奋不已,纷纷表示,春节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令人自豪,也让他们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更足。
“春节文化蕴含的理念引发国际共鸣”
张贴春联、吃团圆饭、舞龙舞狮……春节是中国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无论身在何处、走得多远,过春节永远是中华儿女心中不变的文化情结。
“自19世纪中期大批中国移民进入美国以来,百余年间,美国华侨华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始终得以延续。”美籍华人、美国韦博国际咨询总裁周玮介绍,对当时的华工而言,春节不仅象征着团圆与希望,更是艰苦生活里难得的片刻慰藉。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春节庆祝活动逐渐走出华人社区,走进公众视野。尤其是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地,华侨华人举办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其他族裔民众参与,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纽约州、新泽西州等多地政府更是将中国农历新年纳入公共学校假期。
周玮认为,春节申遗成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可,这将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尤其有助于年轻一代华侨华人更好地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挪威侨胞马列认为,春节登上“非遗”名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中可见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一出,挪威华侨华人的各个微信群都转发、讨论这件大喜事。春节是海外华侨华人最为珍视的节日,我们在为此骄傲的同时,也将继续努力传播中华文化,与当地民众分享春节的和美喜乐。”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春节体现了中华文化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不少华侨华人认为,春节这一文化符号之所以能与世界同频共振,一个重要原因是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蕴藏着家和、国兴、天下太平的价值观,这与当前世界对和平、和谐的期冀是一致的。
“在世界依然存在分裂与冲突的当下,春节蕴含的团圆、和谐与共享等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和平性,成为增进不同国家理解与合作的桥梁。”美籍华裔雕塑家、美国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副主席艾伦赵琼认为,春节申遗成功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吸引力与兼容性,也将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一个生动的实践案例。
埃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建南也认为,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春节申遗成功表明,春节文化中蕴含的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等理念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共鸣与共情,也反映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即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和平和谐。”
“春节已成为各族裔民众的幸福时光”
每逢春节,越来越多国家的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地标性建筑点亮“中国红”,全球多地的商家挂上大红灯笼、售卖中国年货……近年来,春节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如今,春节不但为全体中华儿女所共享,也在世界多地深入民心,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
在日本,横滨中华街、神户南京町和长崎新地中华街是知名的“三大中华街”。日本《中日新报》新闻社总编辑孙莉介绍,每年春节,许多日本家庭专程去这三条中华街感受中国年味。“日本民众对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演出、服饰、美食都充满兴趣,许多人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视频,分享自己的‘春节见闻’。”
马列说,这些年,挪威的春节氛围也日渐浓郁。“每到春节,除了我们华侨华人互道祝福之外,许多挪威民众见到我们,也会主动说‘过年好’‘春节快乐’,而且很乐意参加我们的春节庆祝活动。”
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的助力。他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播者,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春节的喜庆欢乐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分享给各国民众。
在马来西亚,作为海外著名华埠以及马六甲文化旅游地标之一,鸡场街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34年不间断举行“春节年景嘉年华会”,巨型年生肖吉祥物醒目竖立、大红灯笼沿街高挂、舞龙舞狮表演精彩纷呈……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氛围。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介绍,为进一步推广中华文化,这两年鸡场街的新春装饰还融入中国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工艺制品,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鸡场街新春盛景已是马六甲当地一张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
在澳大利亚悉尼,春节同样成为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共同期盼的一场文化盛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悉尼华侨华人便在当地唐人街举办春节大巡游。经过多年发展,春节大巡游走入当地主流社会,成为每年春节期间悉尼市民最期待的活动。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近几年,每年的春节大巡游都能吸引上百万人次前来观看。其中,非华侨华人群体占比65%至70%。”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说。令人欣喜的是,春节大巡游不仅成为一扇窗,让当地民众从中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更搭建起一个文化交流的舞台,增进不同族裔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
与各国民众共享“春节快乐”
还有一个多月,乙巳蛇年春节就要到了,世界多国华侨华人已纷纷忙碌起来,开始筹备春节庆祝活动。春节申遗成功的好消息,让华侨华人在与当地民众共享“春节快乐”时,多添一份喜气、多增一份自信。
“鸡场街庆祝2025年春节活动的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颜天禄介绍,在即将到来的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鸡场街不仅会同往年一样,竖立起户外巨型值年生肖吉祥物和贺岁牌楼,悬挂起千余盏大红灯笼,还将以甲骨文元素布置各类贺岁饰品,促进当地民众和游客对汉字起源的了解与认知,“期待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更加热闹、更加红火、更加喜庆”。
悉尼华星艺术团的成员们也正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准备在悉尼政府组织的2025年春节嘉年华活动中献上一场中华文化盛宴。“春节申遗成功,大大提升了我们海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向其他族裔民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余俊武说,近年来,悉尼所属的新南威尔士州的多个州郡都在春节举办嘉年华活动。2025年春节期间,悉尼华星艺术团旗下20多个艺术团体将赴各地参加多场嘉年华活动,与当地民众共享春节的喜庆祥和。
对海外游子而言,人间至味是团圆。“我身边已有不少华侨华人订购了机票,打算举家回中国过年。大家都盼望着在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品味最地道的年味,感受平常日子里最期待的阖家团圆的美景良辰。”孙莉说,这两天,她还接到许多日本朋友的电话打听2025年春节期间在日华侨华人社团将举办哪些庆祝活动,他们也想现场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相信2025年春节期间,日本多地中华街会成为更多民众争相‘打卡’的热门地。”
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25年春节期间,在纽约,仅我知道的庆祝活动就有20多个,包括美国顶级交响乐团的中国农历新年音乐会等,在中国大受欢迎的京剧、舞剧也将在春节期间亮相纽约。”周玮说。
艾伦赵琼认为,春节申遗成功为海外华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传播平台。“海外华人艺术家可以从春节这一文化符号中寻找更多灵感,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形式,将春节的文化内涵用全球通用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正如中国代表团在巴拉圭申遗现场所表示的,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弘扬和谐、和平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非遗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面向未来,中国愿认真履行保护承诺,携手各方,以非遗为桥梁和纽带,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